送友人东归

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轻烟拂流水,落日照行尘。
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裴回灞亭上,不语自伤春。
位置
创作时间
762年
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也作次公,金坛(今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少数篇章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诗的各种体裁皆有涉猎,存诗二卷,
写作背景
唐代宗宝应元年,戴叔伦在京因得刘晏举荐,任秘书正字
作品鉴赏
唐代宗宝应元年,戴叔伦在京因得刘晏举荐,任秘书正字。此诗或作于此时。全诗根据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诗的首联,主要点明创作此诗的因由以及送别友人的时间是杨柳抽芽的初春时间。诗的第二部分内容是诗作的颔联部分,这两句写得平淡优美,真实再现了送别友人时,驿站旁边繁忙的送别场景。第三部分为全诗的后两联部分。这两联由友人离别返家一事起兴,引起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情感。此时的戴叔伦虽然经举荐得官,但长年旅居长安的生活,使其终究难以忘怀对家乡的思念。“江湖阔”一句写尽戴叔伦此时思家却不能归家的无奈之情。诗的尾联以伤春情感作结,这是古人常用的“退回一步”写法,目的是避免在诗作的结尾流露太多真实直白的情感,使得全诗流于直白浅显。比如此句,上一句作者还沉浸在对家乡的思念之中,这一句作者却说自己此时的伤感情绪是伤春所致,婉转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