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应李郎中见贻佳作次韵奉酬

窗户风凉四面开,陶公爱晚上高台。中庭不热青山入,野水初晴白鸟来。精思道心缘境熟,粗疏文字见诗回。诸生围绕新篇读,玉阙仙官少此才。
位置
地点未详
创作时间
813年
作者简介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写作背景
元和八年,王建任昭应县丞
作品鉴赏
唐宪宗元和八年,王建任昭应县丞,因有此作。唐朝时,县官职位较低,官务闲散,官舍清闲。也正因为如此,王建在昭应为官时,创作了一系列表现自己清闲生活的作品,此诗亦属此类。在作品的开头两句中,作者将自己同陶渊明相比,暗示自己为官的生活就如陶渊明隐居时的生活一样优游自在。颔联两句对县官官舍的自然环境描绘一番:中庭清爽能见青山,舍外有水可嬉白鸟,一片闲适优美的生活图景。颈联两句着笔对作者为官生活内容作一番描写:既可以修行道法,又可以玩弄笔墨,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映然纸上。作品的最后一联以作者对自己的夸赞结束全篇。在这一联中,作者承接上联句意,写自己能够在这种闲适的生活环境中创作新的作品,因此夸赞自己是玉阙仙宫中少有的仙才,这样一种夸赞可以看作是作者对这种闲适自在生活喜悦之情的另类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