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华阴

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信宿百余里,出关玩新月。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位置
地点未详
创作时间
709年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河东晋阳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30岁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历任汜水尉,再迁为江宁丞。而后被谤谪龙标尉。王昌龄诗以七绝见长,尤以所作边塞诗最著,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今存文集六卷,诗集四卷。
写作背景
709年,游历河南,华山赋诗。
作品鉴赏
唐中宗景龙三年,王昌龄游历河南,过华阴,因有此作。此作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当属转换多种视角,选用多种意象组合搭配,为读者营造最真实完美的华山雪景图。“云起”两句将云与山相组合,营造出云山相互掩映,山在云中时隐时现的动态景象。“东峰”两句对松树与积雪进行了着重描写,从一个侧面凸显山之高耸。“羁人”至“信宿”六句当是从作者的主观感受着手描写。先言深幽的景色让人感受奇特;再言这种景色使远道而来的人忘记疲劳;最后写山中晚景也是与白天一样优美入画。作品的最后四句写作者的内心随着景物的变化发生着变化,并且抒发出这就是能够愉悦人们内心的那种景色,对华山景色作出了最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