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写作背景
无法确定
作品鉴赏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无考。根据作品题目,当是作者途经潼关而作。题目言“晚秋”,作品的开头两句就写晚秋景象点题:首先写秋天之寒,再写天色寒冷,景物清晰可见;最后写槐树叶落,槐树呈现出的阴黑颜色,营造出一份寒冷凄楚的意境。作品的最后两句对潼关东西两边的景色都做了描述:先写潼关之西是华山古岳;又写潼关之东则是秦川三辅之地。全诗内容重点应该是在诗作的前半部分,通过对潼关晚秋景色的描写,暗暗传达作者目睹晚秋景色时的莫名愁苦情绪:或是思家,或是感慨年华已尽,无所成就。作品的后两句对景物的白描,看似寡淡无味,实则是作者想要排解,却无法排解的无奈之感的具体呈现。全诗传情含蓄,发人深思,值得读者对其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