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薛逢(生卒年不详),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会昌元年(841)进士及。历侍御史、尚书郎。薛逢年少文词俊拔,志向远大。只因恃才傲物,忤逆权贵,故宦途失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
写作背景
无法确定
作品鉴赏
此诗具体创作无考,大致是作者途经潼关,有感而作。全诗的首联开篇即点明了作者认为名利“堪哀”的看法,具体怎么体现出名利“堪哀”,请看余下三联。颔联用终军、杨震典故。二人的共同点都是二人年少有为,功高盖世。但如今都已埋入黄土,丰碑上已长满绿荫,往日的功勋再也无处可见,这是功名的第一“哀”;颈联两句用晋代王衍典故,说明当今社会,毫无材用之人也能做官,名不副实,这是第二哀;尾联两句是第三哀,作者感慨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但还是有很多人追名逐利,从此潼关纷纷走过,这是作者感到现今名利“堪哀”的第三个原因。根据内容,作者创作这篇作品,目的是在于讽刺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们,实际上这篇作品还暴露了当今社会最残酷的现实,也表明了作者想要归隐,追求隐逸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