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753年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人,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早年遍览史籍。天宝三年进士及第,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历任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封常清幕府判官。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长于七言歌行,《全唐诗》编诗四卷,今有《岑嘉州集》七卷行世。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岑参于长安送别友人出任元城令,因有此作。
作品鉴赏
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岑参于长安送别友人出任元城令,因有此作。友人因上任元城离京。所以作者在作品的起首两句中,先以《后汉书》中叶县县令王乔的典故说明友人新近授官一事,次句中又点明友人上任的地点在今日河南以东,古言“过河阳”。友人因新近授官,所以面貌气色上稍显喜悦,所以作者在颔联中以新马旧衣凸显出友人新近授官的喜悦之情。颈联两句因元城此时正值春日,所以写“花迎墨绶”,“柳拂铜章”,暗示友人性格为人之好,受到元城百姓的欢迎。作品的最后一联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与思念。这种不舍与思念之情是建立在古代交通、交流的不便,古人离别再难相逢的恐惧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最后一句中,作者将自己对于友人的思念形象化比喻为淇水的长度,这种形象化的表达更易让读者感知作者对友人思念之深,也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文笔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