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位置
创作时间
815年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县解州镇)人。唐顺宗时,任礼部员外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为柳州刺史。他在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方面,有着很高造诣。其诗俊雅峭拔。有诗集《河东先生集》传世。
写作背景
元和十年,柳宗元奉诏还京,途中有感而作。
作品鉴赏
唐宪宗元和十年,柳宗元奉诏还京,途中有感所作。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因受到永贞革新的影响,柳宗元先是被贬邵州刺史,又在途中被贬为永州司马,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贬所生活。元和十年,柳宗元奉诏还京。作品的前两句,作者就以极为简短的话语概括了自己这段时间的遭遇。在前两句中,作者以“南渡客”同“北归人”相对,“十一年”与“四千里”相对,将近十年的贬谪生活的喜怒悲欢都寓于其中,语言简练,却意味深浓。作品的后两句写自己奉诏得还长安,在返京途中的喜悦情绪。此时正是二月,虽然已有春意,但初春还是很寒冷,而作者在作品中写道“阳和至”,这是说得到诏书的一瞬间,作者的生活就象是充满了春意一般,温暖备至。在返京途中,作者也难掩返京的喜悦,写到“驿路开花处处新”,我们不能否认这是自然现象,但必须要承认这句话中更多地是掺杂了作者此时喜悦难耐情绪写就的。全诗逻辑严密,先讲自己十年贬所生活,再述自己的喜悦心情。我们在得知柳宗元此时的喜悦心情的同时,还能体会到十年贬所生活为其带来的心灵上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