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744年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据《新唐书》载,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为人爽朗大方,喜饮酒作诗。有《李太白集》传世,风格豪迈,清新飘逸,颇能见太白之志。
写作背景
744年春,玄宗命群臣于长乐坡送贺知章归越,赋诗命群臣赓和。李白于长乐坡送别后,又亲送至阴盘驿(新丰驿)
作品鉴赏
唐玄宗天宝三年,贺知章告老还乡,上疏请为道士。李白相送,因有此作。题目中“宾客”应指贺知章曾任太子宾客一职。此诗与作者的另一篇送别贺知章的作品相比,更通俗易懂一点,试看。开头两句中“镜湖”一词是指贺知章的老家会稽山下的湖泊,“狂客”一词因为贺知章曾称自己为“四明狂客”,故有此言。开头两句是写,贺知章即将辞官回家,回家之后没事务的干扰,贺知章的心情也当是飘逸自在的,如同镜湖的湖水一般。诗的最后两句用东晋时道士养鹅与王羲之交换手写《黄庭经》的典故,暗指此次回家后,贺知章有心求道的事情。全诗四句,没有写作者在友人离别后如何想,如何思,也没有写作者在友人离别之后,如何泪下沾襟,如何泪流不止。读者仅仅通过开头两句作者幻想友人回家后的安逸心情,就可推知作者同贺知章的情感深厚,并继而感受出此次离别,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四句话没有一句写思,却又是处处写思,这正是此诗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