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颖士赴东府,得浅字

吾师继微言,赞述在坟典。寸禄聊自资,平生宦情鲜。

逶迟东州路,春草深复浅。日远夫子门,中心曷由展。
位置
创作时间
753年
作者简介
刘太冲,郡望彭城(今徐州),宣州(今属安徽)人。少时师事萧颖士,有《送萧颖士赴东府得路字》一首相赠。天宝十二载(753)登进士第。颜真卿仕平原太守时,曾为其从事。《全唐诗》录存其诗一首。
写作背景
天宝十二年,萧颖士调河南参军,门人有诗相赠。
作品鉴赏
唐玄宗天宝年间,萧颖士任集贤校理。因不肯依附李林甫,受其排斥,天宝十二年时出为河南参军。离京时,门人相送,唱和作诗,此诗即为当时所作。此诗根据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首联。主要写萧颖士的学术成就。萧颖士曾因“昔左氏失于烦,谷梁失于短,公羊失于俗”而折衷重修《春秋》,所以诗中言“吾师继微言,赞述在坟典。”诗的第二部分在于颔联,主要写作者对萧颖士高尚品德的赞颂。因萧颖士官运未曾显大,此次出京又是不愿依附李林甫等人导致的,所以作者赞颂其“穷则独善其身”以及不愿失德以致宦途显达的高尚情操。全诗第三部分则是表达作者送别萧颖士时的不舍以及将别未别之时的怀念之情。颈联中“春草”一词常用来表示离愁别绪,例如《楚辞》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一句。诗的尾联则用疑问词“曷”字表现作者对即将离别的萧颖士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