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上晚泊

亭上风犹急,桥边月已斜。柳寒难吐絮,浪浊不成花。岐路春三月,园林海一涯。萧然正无寐,夜橹莫咿哑。
位置
地点未详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吴融(850-903),字子华,越州山阴人。龙纪初,及进士第。初随韦昭度入蜀平反,任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又召为左补阙,官终中书舍人。吴融善工诗,兼擅各体,又以七绝诗为最。其诗工整对仗,擅长援引经史。有《唐英集》三卷传世。
写作背景
阙如
作品鉴赏
吴融写景较少曲折晦僻的艺术手法,也不作周详细致的规划,而是气主收敛,情表坦易。意境尚淡远,语言近白描,具有清空一气,明白自然的特点。月落夜深,诗人仍辗转难眠。在暗夜中,诗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二十个字集中写了八种意象。后幅却十分疏朗,孤孑漂泊的旅人长夜无眠。愁人自不能寐,却咎橹声咿呀,搅扰了人的清梦。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心绪的深永和清廖,有了这“夜橹咿呀”的一笔,这首诗就不再停留在月夜景物画的层次,而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