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835年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交好,二人有唱和诗歌传世,世称“元白”。乐天前期诗歌以讽谏为主,有《新乐府》传世;后期专攻通俗诗歌创作。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写作背景
元和九年,自洛阳赴下邽,因有此作。
作品鉴赏
唐宪宗元和九年,白居易仍分司东都,任太子宾客。是年,赴下邽,途经狐泉店,因有此作。白居易此时期的作品,大多以描绘当地景色,抒发个人情意为主。此诗也不例外。狐泉店,位于华阴县东北26里处,店南坡下有泉水,盖因泉得名。诗的首句点时,当写于暮春杨花飘飞季节。因古时杨柳合称,故诗中“柳花”当属“杨花”。杨花具有体性轻柔,风吹不定的特性,多发生于暮春时间。杨花风吹不定的特性常使在外远游,客居的游子或官员感同身受。所以,吟咏杨花的作品多表达作者飘零不偶的伤感情绪。自大和三年白居易分司东洛,任太子宾客以来,白居易曾两次辞官,一次是病免河南尹,另一次则是辞去同州刺史一职。坚定地留任太子宾客的原因,不仅是晚年的白居易崇尚“独善其身”的人生目标,而是为官不称意的自我开解,后者可以说是前者的原因。虽然为官不称意,但最终官居闲职,总能局部缓解痛苦。故作者以花自比,将水比作洛阳东都,感叹自己与洛阳“因风吹落偶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