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于邺,杜曲人,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工五言诗,飘逸多感。仕途蹭蹬,屡考不第。携琴书游历四方,飘零各处,未能安居。后归嵩阳别墅,终老其地。邺著有诗集一卷传世,又著传奇文一篇。
写作背景
无法确定
作品鉴赏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无考。根据作品内容,当是作者在游历函谷关时,有感而作。作品的起首两句先叙作者心志。从这两句中,可以得知作者仕途坎坷,常为客行宦游之事。据此,诗作的内容情感可推知一二。颔联两句中“愁”字当是作者宦游客身份驱使下形成的特有感受。句中“布衣人”一词也可推测作者此时尚未做官。作者在颈联两句主要表达对时间的嗟叹。作者在这两句话中说,面对时间的流逝,函谷关依然常在,春草依旧常新,言下之意是嗟叹自己受时间的折磨:已经青丝变白发了,自己的命运依旧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作品的最后一联作者给出了排解方法:勉励自己淡泊名利,或许不受名利的驱使与折磨,自己可能还会好受一些。此诗中,最值得称赞的一处当是作品的颈联,虽言时光对关城、春草的折磨,但时光对作者的折磨之痛皆在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