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705年
作者简介
宋之问(约656—约712),字延清,汾州隰城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武则天时,以文才为宫廷侍臣,颇受恩宠。中宗景龙中(708年)转考功员外郎,与杜审言、薛稷等同为修文馆学士。后因受贿罪贬越州长史。睿宗景云元年(710年)流放钦州。善工诗,有《宋之问集》传世。
写作背景
公元705年春,中宗复辟,坐附二张,贬陇州参军。赴贬之前,留别舍弟之逊,遂作此诗。
作品鉴赏
公元705年春,中宗复辟,坐附二张,贬陇州参军。赴贬之前,留别舍弟之逊,遂作此诗。发端点题,极言惜别之感伤。犹如伯劳飞燕,风流云散。颔联二句参互成文,此去山高水长,不知归期。古人重离别,遂有江淹《别赋》云:“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自古别离总少不了饮酒,而醉意总将离愁别绪酝酿得更浓。尾二句以花散喻人离,悲恻之情弥漫开来。落笔至此,感伤的基调笼罩全篇,诗兴婉惬,颇为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