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710年
作者简介
岑羲(?-713年),字伯华,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岑羲进士出身,历任太常博士、郴州司法参军、金坛令、汜水令、天官员外郎、中书舍人、秘书少监、吏部侍郎。《全唐文》收录有奏疏一篇,《全唐诗》收录有诗作六首。
写作背景
景龙四年三月,诸学士送高询赴唐州刺史任。有诗相赠
作品鉴赏
唐中宗景龙四年三月,高询赴任唐州刺史,诸学士设宴饯别,有诗唱和,因有此作。唐州,即现在的河南南阳一带。本诗全写离愁别绪。首联写饯别时,先以高询赴任的唐州的苍茫景象与此日饯别时长安的明媚景象相对比起兴。颔联将时间推远,写离别之后,作者登高怀远,思念友人,怆然泪下的景象。如果说首联里作者的离愁别绪只是发端的话,那么颔联中作者的离愁则是发展到不能自持的地步了。颈联两句紧连上一联情思,感叹作者与友人相别的路程遥远,思念漫长。诗人在这一联试图收敛自己不能自持的情绪。在诗的尾联中,作者将浓郁的不能自持的离愁别绪收敛起来,浓缩成“悠悠”一词,极有韵味。如果说其他的同题饯别高询的作品都是程序化的作品的话(既有离愁的表达,又有对友人的期待、劝勉及担心。),那么岑义的这篇作品则是摒弃了程序化的创作,完全是自我感情的真实流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