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相公入潼关

寒光照旌节,关路晓无尘。吏谒前丞相,山迎旧主人。东瞻军府静,西望敕书频。心共黄河水,同升天汉津。
位置
创作时间
828年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及第,初任记室,后历任朗州司马、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诗精炼含蓄,语言清新,善于表达对人生与历史的深刻理解。为白居易所推崇,誉为“诗豪”。存世有《刘宾客集》。
写作背景
大和二年,刘禹锡在京唱和令狐楚入潼关诗,遂有此作。
作品鉴赏
唐文宗大和二年,刘禹锡自洛至京,任主客郎中。在京酬和令狐楚入潼关诗,遂有此作。诗的首联点出时间。“寒光”一词指明此诗当属秋日所作。“关路”一句言入关一路,清丽秀美,风景绝好。因令狐楚曾任华州刺史,又相宪宗,故颔联“前丞相”、“旧主人”等词当代指令狐楚。颈联中“频”字极好,言期待诏书的焦急心情。刘禹锡自永贞元年以来,除了元和九年奉旨还京之外,其余时间都是在贬所度过的。贬谪之处,其恶劣的环境以及偏离政治中心的地理位置,都给刘禹锡在心理上、身体上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此言“西望敕书频”一句是对作者入朝做官愿望的真实书写。尾联“天汉津”指天河,此为京师的代称,此言作者此次入京,满怀凌云壮志,期望在这一次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