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765年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人,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早年遍览史籍。天宝三年进士及第,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历任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封常清幕府判官。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长于七言歌行,《全唐诗》编诗四卷,今有《岑嘉州集》七卷行世。
写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卢幼平赴任杭州刺史,有诗送行。
作品鉴赏
唐代宗永泰元年,卢幼平赴任杭州刺史,有诗送行。作品的起首两句点明离别缘由是友人离京赴任:首句先写友人被罢免又被起用的经历;次句写友人赴任杭州刺史一事。短短两句中,交代了作品产生的背景。“海云”至“莺声”句是作者从友人赴任路上的风景写及友人目的地之风景:先言路上风景既有海云,亦有朗月,一片舒适自在的意境,凸显出友人新近授官,前往赴任的轻松适意感;再写杭州景象,杭州近水,所以说城底有涛声,又因为近水,所以经常出现海市蜃楼景象;最后写杭州百姓对友人的热情欢迎以及热烈期待,夹道欢迎,争相盼望。“五马”一句用《陌上桑》使君所乘为五匹马的典故,婉转表现出友人此时刺史的身份。接下来的“柳色”两句,是作者结束幻想,将目光集中在此时的送别之中,对送别场景进行了一番书写。作品的最后两句当是作者对友人的告诫及劝勉,友人远行任官,作者当安慰其思乡情绪,此句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