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828年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及第,初任记室,后历任朗州司马、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诗精炼含蓄,语言清新,善于表达对人生与历史的深刻理解。为白居易所推崇,誉为“诗豪”。存世有《刘宾客集》。
写作背景
唐文宗大和二年,刘禹锡至长安为主客郎中,此诗为初至长安时所作。
作品鉴赏
唐文宗大和二年,刘禹锡至长安为主客郎中,此诗为初至长安时所作。作品的起首两句先言自己的为官生涯中曾两次贬谪:第一次是在元和九年自朗州返京,随后再次离京贬谪至连州,此次当是刘禹锡为官生涯中第二次回到京城长安,此次距离为官生涯中第一次被贬,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四年,所以作者在首联中言“凡二纪”。颔联两句作者自言年岁已高,能够在半老的年纪里能够安全地从贬所回京,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颈联两句写作者自连州返回长安的所见所闻所感:重走一遍贬谪时走过的道路,旧路旧景无一不牵动撩拨着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及思考。不过,与贬谪时不同的是,除却终南山依旧苍茫外,其他的所有景物事物都是作者从未见过的全新景象。作品的最后两联虽然写全新的事物景象带给作者全新的感受,但作者对全新生活的憧憬及期待都寓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