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宫前柳

杨柳宫前忽地春,在先惊动探春人。晓来唯欠骊山雨,洗却枝头绿上尘。
位置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写作背景
无法确定
作品鉴赏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无考。根据作品内容,当是作者任昭应县令时,有机会游赏华清宫春景,有感而作。作品的前两句写作者游赏华清宫,看到华清宫之春景,感到惊讶:“忽”、“惊”二字当为全句诗眼,“忽”字写春天来临速度之快;“惊”字写作者目睹华清宫春色后的感受,侧面烘托华清宫春色之美。后两句写美中不足:不足之处在于没有下一场春雨,使柳枝花梢全都巧然一新,颜色秾丽,惹人喜爱。有唐一代,尤其是中唐以后的诗人,尤喜描写华清宫之残垣断壁,并同玄宗盛世相联系,生发感叹,以古论今。此作不同,虽然描写华清宫,但主要关注点在于华清宫之秀色春景,令人读来有一种轻松自在的直感。这种轻松自在的阅读直感是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决定的。王建任昭应县令期间,曾多次在作品中表达了这种官卑职冷的官场生活就像闲居一般轻松自在,而华清宫与昭应相近,这也是推断这首作品作于王建任昭应县令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