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骊山

翠辇红旌去不回,苍苍宫树锁青苔。
有人说得当时事,曾见长生玉殿开。
位置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窦巩(约公元七六二年至八二一年间在世)字友封,唐朝京兆金城人。约自唐肃宗宝应元年至穆宗长庆元年间在世。元和二年进士。历任侍御史,司勋员外刑部郎中。后元稹移镇武昌,窦巩为副使。其诗见于窦氏联珠集。
写作背景
无法确定
作品鉴赏
此诗具体创作年份无考,当是作者途经骊山,目睹华清宫荒凉景象,心有所感,故有此作。唐诗中,但凡是涉及到骊山、华清宫等文学景观的作品,其内容或是忆往昔,怀玄宗盛世;或是叹过往,念李杨爱情。其表现形式多是从今日华清宫凋敝景象入手,与往日想象中的华清宫的奢靡生活相对比,因以抒情。此篇也不例外。作品中“翠辇”句当是写玄宗等人在安史之乱后仓惶出逃的事情,自此之后,唐朝的帝王们就很少临幸华清宫,华清宫也因此凋敝破败。“苍苍”句写今日所见华清宫凋敝破败的景象:自然景色一旦侵蚀了人文景观,总能带给人一些荒凉凄冷的感觉。作品的后两句以他人的口吻想象当年华清宫内奢华的景象:“当时事”谓今非昔比。“曾见”句仅用五个字就概括了当年华清宫内的奢华景象,整座宫殿用玉铺就,而且常开不闭,一派恢弘气势。将华清宫的今日与往日写完之后,作者顿然停笔,仅为读者留下两幅画面,为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以及体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