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创作时间
831年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及第,初任记室,后历任朗州司马、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诗精炼含蓄,语言清新,善于表达对人生与历史的深刻理解。为白居易所推崇,誉为“诗豪”。存世有《刘宾客集》。
写作背景
赴京于甘棠馆作
作品鉴赏
《诗经》中有《召南·甘棠》之诗:“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甘棠之诗》一咏三叹,借物抒情,歌颂了召公为民服务的政绩。自此,“甘棠”一直成为人们喜用的专有词语,大量地出现在地名中,也就不足为奇了。诗人发端劈头以“仙家”名之,没有敞露自己的爱憎,但稍加品酌,却有淡淡的话外音流淌出来。何以为“仙”?池清,方得以映鉴高洁之人的心志。正所谓“饮水必清源”,当是如此。石子铺就的小路蜿蜒伸向远方。“斜”是诗意的补足,试想,如果是笔直而平坦的大道,就少了行石磴间的乐趣,索然无味。不同于前两句疏淡的点染,后两句有一种拔地而起的生气。可能是访者未加收敛的脚步声,惊扰了山禽的休憩,凌空腾起,打破了古朴幽闭公馆的一向的静谧。当奉为以动写静的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