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无渡河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烟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位置
地点未详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据《新唐书》载,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为人爽朗大方,喜饮酒作诗。有《李太白集》传世,风格豪迈,清新飘逸,颇能见太白之志。
写作背景
此诗具体作年难以考证。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安禄山反叛前,有人认为此诗当作于流放夜郎与宗夫人分别时。
作品鉴赏
此诗具体作年难以考证。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安禄山反叛前,有人认为此诗当作于流放夜郎与宗夫人分别时。李白借乐府古题,依傍而作。借助古老的渡河故事吟诵了一曲狂放而怫悒的悲歌。开篇就将巨笔伸向了辽远的往古。以突兀之语,写它在霎那间冲决的力量和磅礴的气势的象征—横亘天地的昆仑山。随即挟着雷鸣般地咆哮,直撞万里之外的龙门。诗人只寥寥两笔,就在“昆仑”、“龙门”的震荡声中,展现了西来黄河的无限声威。茫茫荒古,顿时充斥了尧帝放勋的浩然叹息。于是,“大禹”出现了。桀骜狂暴的洪水在这位英雄的脚下驯服。黄河的荒古之害从此驱除,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