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应官舍

绕厅春草合,知道县家闲。行见雨遮院,卧看人上山。避风新浴后,请假未醒间。朝客轻卑吏,从他不往还。
位置
地点未详
创作时间
813年
作者简介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写作背景
元和八年,王建任昭应县丞
作品鉴赏
唐宪宗元和八年,王建任昭应县丞,因有此作。唐朝时,县官职位较低,官务闲散,官舍清闲。也正因为如此,被那些在朝为官的官职较高的人所轻视。作品的起首两句先言作者官舍环境:官舍厅中生有春草,从一个侧面凸显县官官职清闲,无人来访,所以地面常生春草。颔联两句从作者日常活动着笔描写作者为官之闲散:县官无人看重,也无人管理,更无人办事,所以作为县官的作者在馆舍内常优游自在,下雨时听雨,雨霁后看山,描绘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方式。颈联两句承接颔联句意,点明虽为县官,却无人管理,所以可以经常享受这样闲适自在的生活。社会之中,为官者有忙有闲,忙者势必嫉妒怨恨闲者。作者在作品的最后一联即点出这一官场矛盾,并表明自己的立场及态度“从他不往还”,是说任凭朝官嫉妒,我作为闲职县官就是不愿意同这些嫉妒心强的人同流合污,郊游酬唱,表现出作者不愿趋炎附势,苟合逢迎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