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万生下第还吴

直道多不偶,美才应息机。灞陵春欲暮,云海独言归。

为客成白首,入门嗟布衣。莼羹若可忆,惭出掩柴扉。
位置
创作时间
年份未详
作者简介
郎士元(727—780),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之说。有《郎士元集》2卷,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
写作背景
无法确定
作品鉴赏
此诗创作年份无考。盖因友人落第返家而作。作品首联言仕途多有不顺,劝勉友人拾起信心,另谋别的出路。“息机”一词出自《楞严经》,作者以此劝勉友人放弃科举进仕,另谋别的人生路径。颔联两句写景,极为广阔。时值暮春,作者同友人登高凌远,视天地四方,云气纵生。作者此谓天地宽广,独友人仕途不顺,究其原因,难以明说,似云海一般。体现作者对友人经历的同情。颈联两句继续对友人多年考试的艰辛经历予以同情心。首句写友人多年在外准备考试,青丝白发,古卷寒灯,写其艰辛;次句言友人落第,多年辛酸,付之东流,写作者同情之心。最后一联仍写同情。首句反用“莼羹”典故:“莼羹”出自晋代张翰典故,言张翰在外做官,因思念家乡美食,辞官还家。后来用此典故赞美不追求名利之人。首句中,作者反用此典,是站在友人的角度考虑的。友人此时落第,心里除了失望外,还有对登第的向往,作者正是领会到友人的心情,才说出“如果真的因为莼羹回家,你肯定会羞愧的不敢出门”这句话,充分体现作者对友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全篇作者以体己之心,度友人心思,显示出作者同友人深厚的感情。